“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明升体育情况新闻发布会新闻报道摘编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4-15

  明升体育10月31日,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情况。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郎文荣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马青骏主持,中国新闻社、中国环境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之声等十余家媒体参加发布会并刊发相关报道。

  此外,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网、香港文汇报等主流媒体刊发相关报道。我厅与浙江宣传合作刊发报道《“蓝色循环”凭啥在全球“冒尖儿”》,阅读量已达10万+。

  我省“蓝色循环”项目荣获“地球卫士奖”后,全网播发信息3500余条,累计阅读数达3400余万次。现将部分报道摘录如下:

  据新华社内罗毕10月30日电 (记者闫然、黎华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0月30日宣布:将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奖项授予中国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以表彰这一模式对近岸海域塑料污染治理作出的杰出贡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当天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蓝色循环”模式运用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海洋塑料污染收集、再生、再制造、再销售等全环节可视化追溯,迄今已收集超过1万吨海洋废弃物,是中国最大的海洋塑料废弃物回收项目,获颁“地球卫士奖”中的“商界卓识奖”。

  “蓝色循环”模式于2020年开始在中国浙江探索,由沿海民众、船舶及多家企业共同参与。通过吸纳沿海民众加入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联合塑料应用企业,并设立“蓝色联盟共富基金”进行价值二次分配,惠及一线收集群体,达到生态与富民的“双赢”。

  “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每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对环保产生变革性影响的个人、团体和组织。202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收到2500个“地球卫士奖”提名,5个提名凭借应对塑料污染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变革行动获奖。

  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中,由浙江省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得了这一环保荣誉。

  这是浙江继“千万工程”“蚂蚁森林”项目后再次收获联合国最高级别环保荣誉,生动诠释了习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验证了绿色发展、绿色治理的中国承诺,展现了我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积极贡献。

  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黄礁岛,74岁的老渔民陈夏芳多了一份新收入。“每天用闲余时间在海岸线上捡拾塑料废弃物,送到固定收集点,一个月大约能增加700元收入。”陈夏芳说。

  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浙江6300多名低收入群众和渔民、10180艘船舶以及230多家企业,共同参与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实现了海洋塑料“从海洋到货架”的全过程可视化追溯,并将收益反哺参与海洋塑料回收的一线收集人员,有效改善了近岸海域塑料污染。

  “目前,‘蓝色循环’正在全国推广,未来有望引领20多万艘中国渔船,带动上万名沿海低收入群众,及数万家企业参与海洋废弃物治理,实现海洋生态多元共治,为全球提供可持续、可复制的中国方案。”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郎文荣说。

  海洋塑料污染是全球海洋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之一。联合国环境署报告显示,塑料制品是海洋垃圾中占比最大、最有害和最持久的部分,至少占海洋垃圾总量的85%。

  “‘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环境领域的最高荣誉。‘蓝色循环’可以为世界各地希望采取行动减少塑料污染的政府、企业和社区树立一个鼓舞人心的榜样。”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说。

  从2005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会颁发一次“地球卫士奖”,表彰对环境产生变革性影响的政府、组织、个人等。2018年9月27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得该荣誉;2019年9月19日,支付宝推出的“蚂蚁森林”项目获奖。

  安吉县鲁家村,溪水潺潺,绿树成荫。一条4.5公里的环村观光小火车串起沿途十多个特色家庭农场。

  “过去鲁家村村民有句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蚊蝇满天飞,臭气四季吹。’”鲁家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裘丽琴说,“现在的鲁家村全村皆是景区,开门就是花园。”

  2018年,裘丽琴代表自2003年以来浙江投身“千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万千干部群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颁奖典礼上捧起了“地球卫士奖”的奖杯。她说,5年后的鲁家村,不仅更美,也更有活力。

  这几年,鲁家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打造出家庭农场等网红旅游项目。“公司+村+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使村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了更多获得感。

  从“千万工程”到蚂蚁森林,再到“蓝色循环”,生动展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46岁的陈光辉是“蓝色循环”模式发起成员之一。他自小在台州的海边长大,亲眼见证了海涂从“满是小螃蟹、跳跳鱼”到遭受污染,再到如今逐渐恢复生机。

  浙江地处中国东部海岸线万平方公里,海岛数量和岸线长度位居中国第一。发展海岛旅游和近海水产养殖是浙江沿海百姓的重要收入来源,但近海塑料废弃物也随之增加。

  “‘蓝色循环’创新解决了海洋废弃物治理‘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是否可持续’的难题,让低收入人群在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获得收益,实现生态与富民的‘双赢’。我们看到回收的海洋废弃物、废弃塑料的数据一直在上升。”陈光辉说。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我国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实施“史上最严格环保法”,制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等多部法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一份声明说,“蓝色循环”模式迄今已收集超过1万吨海洋废弃物,是中国最大的海洋塑料废弃物回收项目,获颁“地球卫士奖”中的“商界卓识奖”。

  “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地球生态,我们必须终结塑料污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说,“‘蓝色循环’展现了创新性治理方案切实有效,启发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和塑料的关系,展示了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可能性。”

  而“千万工程”推动打造的则是中国乡村发展模式,解决了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高度契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见证了中国乡村的变化。他说:“曾经这里一些乡村的河被村民叫作‘牛奶河’,现在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人们在河边散步明升体育,在长椅上放松,将自然风光转化为经济发展资源,对浙江来说是巨大机遇。”

  浙江是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的缩影。新时代十年来,全国累计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明升体育,稳居世界第一;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68.5%下降到56%,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教授纳比然·哈努雷几十年前留学中国时就熟知的谚语。他后来受邀考察浙江,惊叹于当地的自然美景和生态惠民理念,这位学者称之为真正的“生态天堂”。

  哈努雷说,好的环境有助于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促使个体把思想转化为保护生态的自觉行动,这也是中国带给世界的启示。

  北京时间今天(30日)下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其总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布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中,由浙江省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得了这一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

  “蓝色循环”是浙江探索实施的一个可持续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模式,破解了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难度大、处置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等难题。可视化追溯是“蓝色循环”模式的主要创新点之一,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了“从海洋到货架”的全程可视化追溯,解决了海洋塑料废弃物认证难的问题。由此,“蓝色循环”模式得到了一些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有意愿为海洋塑料高价回收付费的跨国企业的认可,实现了市场化的循环利用明升体育,让海洋塑料废弃物变废为宝。

  “蓝色循环”于2020年开始在浙江探索,目前已经在台州、舟山、宁波等浙江沿海城市建立“海洋云仓”“小蓝之家”等一线多艘海洋渔船、商船和部分海岸线,运行以来已回收海洋废弃物10000多吨,其中塑料废弃物超2200吨。

  从2005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会颁发一次“地球卫士奖”,表彰对环境产生变革性影响的政府、组织、个人等。今年“地球卫士奖”以“为清除塑料污染寻找可持续解决方案”为提名征集范围。“蓝色循环”经过申报、论证和联合国专家组的实地考察,最终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度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为全球海洋塑料废弃物的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新社杭州10月30日电(钱晨菲)10月30日,记者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当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布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中,浙江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下称“蓝色循环”)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度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作为中国海洋大省,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千米,岸线长、海岛多,海洋资源丰富。“蓝色循环”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构建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储存—运输—再生—制造”全流程可视化的闭环治理体系,并通过国际权威认证,实现了海洋塑料废弃物源头控制、低碳回收和高值利用。

  截至目前,已有237家产业链企业、1.02万艘船舶加入“蓝色循环”,参与人数达到6.18万人次,累计收集处理海洋废弃物1.09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2254吨,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

  该项目将带动沿海民众、渔船及相关行业企业参与海洋废弃物治理,实现海洋生态多元共治,为全球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提供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中新网杭州10月31日电(钱晨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30日通过线上公布,浙江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下称“蓝色循环”)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度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该奖项是环保领域全球最高荣誉。

  浙江缘何获此殊荣?31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道出该省如何做好海洋“清道夫”,还大自然一片洁净的海。

  作为海洋大省,浙江海岸线个,海岛数量和海岸线长度均居全国第一。对浙江来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海洋战略优势,显得尤为重要。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深化践行“八八战略”,始终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介绍,“当前,海洋塑料污染因其数量多、危害大、持久性强的特点,已经成为全球性治理难题,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健康。去年3月,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通过了《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旨在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加快推进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的信心和决心,并以此为创新突破口和改革切入点,努力探索建立一种可持续、可复制,具有强大生态治理效能和显著社会民生效应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蓝色循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并逐步发展的。”

  据悉,2020年开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会同台州市政府统筹谋划、深入研究、倾力保障,创新打造“市场化垃圾收集—高值化资源利用—国际化认证增值”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在台州市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展至台州、舟山、宁波等3个设区市9个县(市、区),得到了沿海民众的普遍欢迎、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年来,“蓝色循环”从无到有、摸着石头过河,在方法路径上打通了一批难点、堵点、痛点:浙江强化政企协同,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建立健全入海河口拦截、岸滩海湾保洁、船舶垃圾回收体系,规范设置“小蓝之家”海洋垃圾收集点,吸纳沿海低收入居民、渔民组建实体化收集队伍,有效建立起立体收集网络,成为目前全国单体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量最大项目。

  在数字赋能方面,浙江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搭建闭环治理平台,实现海洋废弃物“储存—处置—运输—再生制造”全流程可视化,并生成追溯码,解决了海洋塑料溯源难、市场认可度低的问题。

  为谋求认证增值,浙江通过对海洋塑料再生利用的碳足迹标定,帮助出口企业打破绿色贸易壁垒,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与多家国际头部企业签订生产、销售合同,打开了国际海洋塑料再利用的高端市场。品牌商以高于传统再生塑料约165%的价格进行采购回收,海洋垃圾变成了“海洋宝藏”。

  此外,为致力共享共富,浙江还推动运营企业、产业链企业、认证机构等多元主体组建“蓝色联盟”公益组织,将海洋塑料交易的20%作为“蓝色共富基金”,开展物资补贴、产品直销、绿色信贷、社会保障等增值服务。通过“蓝色循环”,参加一线收集人员捡一个矿泉水瓶从原来卖0.03元增加到0.2元,产业溢价精准惠及,治理的困境变成了共富的红利。

  改变在悄然间发生,而感触最深的正是生活在大海边的渔民。作为“蓝色循环”的参与者之一,渔民郭文标告诉记者,渔民们捕鱼真的不容易,有时候一网下来,里面掺杂了不少垃圾。他希望通过“蓝色循环”对海洋塑料废弃物的不断收集,逐步改善海洋渔业环境,让渔民能捕到更多更好的鱼。同时,在“蓝色循环”的激励下,老百姓都很积极去捡岸边的瓶子拿来卖,给大家增加了不少收入。此外,人们的环保理念都得到了改变,现在大家都自愿把瓶子带回来,不给海洋添负担。

  用“高收益”解决了“无人收”的问题,用“高信用”解决了“价值低”的问题,用“高回馈”解决了“可持续”的问题,“蓝色循环”改变了以往政府担当治理主体、财政提供资金的治理模式,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市场链接产业的治理格局。

  截至目前,浙江已有237家产业企业、1.02万艘船舶加入“蓝色循环”,沿海妇女、老人和渔民积极参与,参与人数达到6.18万人次。“蓝色循环”累计收集处理海洋废弃物1.09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2254吨,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一线亿元绿色低息金融贷款,真正实现了海洋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共同富裕融合发展。

  郎文荣表示,下一步,浙江将持续加快“蓝色循环”的复制推广,推动制定海洋塑料相关标准规范,深化完善市场化参与机制;积极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在保护环境过程中发展产业拓展业态,鼓励更多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探索打造更多高值转化治理模式,培育绿色新增长点;努力深化拓展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创新发展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世界海洋治理贡献方案,共同守护蓝色家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10月31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今天,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该省“蓝色循环”项目从全球 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 2023 年度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该奖项是联合国最高级别的环保荣誉。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郎文荣说,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 26万平方千米,岸线长、海岛多,海洋资源丰富。自2020 年以来,浙江聚焦海洋塑料污染这一全球性的治理难题,会同台州市政府,以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运营,创新打造市场化垃圾收集、高值化资源利用、国际化认证增值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度弃物治理模式,逐步扩展至台州、舟山、宁波等地的9个县(市、区)。

  浙江通过搭建入海河口拦截、岸滩海湾保洁、船舶垃圾回收体系,规范设置“小蓝之家”海洋垃圾收集点,吸纳沿海低收入居民、渔民组建实体化收集队伍,有效建立起立体收集网络,成为目前全国单体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量最大项目。

  此外,浙江还搭建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闭环治理平合,实现海洋废弃物“储存、处置、运输、再生制造”全流程可视化,并生成追溯码,解决海洋塑料溯源难、 市场认可度低的问题;通过对海洋塑料再生利用的碳足迹标定,帮助出口企业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品牌商以高于传统再生塑料约165%的价格进行采购回收,海洋垃圾变成了“海洋宝藏”,参加一线收集人员捡一个矿泉水瓶从原来卖3分钱增加到现在的0.2元。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有237家产业企业、1万多艘船舶加入“蓝色循环”,“蓝色循环”项目累计收集处理海洋废弃物1.09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2254吨,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一线万元,渔民获得超亿元绿色低息金融贷款。

  本报讯 (记者 胡静漪 吉文磊) 北京时间10月3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今年,“蓝色循环”项目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也是浙江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支付宝“蚂蚁森林”项目之后,第三次获此殊荣。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目前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估计有7500万吨至1.99亿吨,海洋生态环境正遭受严重破坏。但因收集难度大、处置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一直是全球性环保难题。

  “蓝色循环”项目采取的是一种“市场化垃圾收集—高值化资源利用—国际化认证增值”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2020年,该项目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台州市和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在台州试行。

  市场化收集,是“蓝色循环”项目的起点。“以前海边都是塑料垃圾,很脏。渔船出海,塑料垃圾还常常会缠住螺旋桨……”台州温岭市小沙头村渔民郭文标回忆。2021年,小沙头村建起“小蓝之家”海洋废弃物收集点,郭文标和50多名渔民、沿海低收入居民组成收集队,通过河口拦截、岸滩捡拾回收废弃物,卖给资源再生企业。郭文标说:“海岸干净,出海安全,老百姓还有钱赚。”现在,一个海上捡回的塑料瓶,回收价从3分钱涨到2角钱。一线元以上,群众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项目因此更具可持续性。

  截至目前,浙江有6.18万人次、1.02万艘船舶加入“蓝色循环”项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该项目已经回收海洋废弃物10700多吨,是中国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量最大的项目。

  废物为啥能变宝?关键是科技加持,得到国际认可。在项目运营主体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的监控大屏上,记者看到了废弃塑料回收、储运、处置、再生的每个环节。运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各环节的流程和数据被浓缩在塑料再生制品的“追溯码”上,最终实现碳足迹标定。公司海洋事业部总经理陈亚红说:“可追溯的碳足迹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海洋垃圾变成了海洋宝藏。”有了国际认证,这些海洋垃圾制成的塑料再生粒子被一些注重环保减碳的国际大公司以高出传统再生塑料价格约165%的幅度采购,实现了市场化循环利用。目前,相关产业链已串联起国内外237家企业,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

  “多元主体参与、市场链接产业,曾经的治理困境变成了共富红利。”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这一模式正计划向全国十余个沿海省及直辖市推广,为全球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浙江台州市小沙头村渔民郭文标深信,自己在河滩拾拣废弃塑料,卖给再生资源企业的日常行动,已成为保护海洋环境的关键一环。

  在浙江,乃至全世界,这样的想法得到高度的认同。北京时间10月3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它用数字化手段追踪标记每一项回收环节,进而提高了废弃塑料的转售价格和收购价格,渔民有钱赚、企业有动力,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最高级别环保荣誉,这也是浙江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支付宝“蚂蚁森林”项目之后,第三次获此殊荣。通过打造多元主体参与、市场链接产业的治理格局,浙江正计划将这一模式向全国十余个沿海省及直辖市推广,努力为全球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荣获国际大奖的“蓝色循环”项目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近年来,海洋废弃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已给沿岸居民的社会生活带来威胁。

  郭文标向记者回忆起一段海上救援的往事。有一年台风季,有几个渔民在等待救援,救援船在巨大的风浪中火速赶往失事船只点位,但是行驶过程中船突然无法前进。郭文标和同伴们检查半天才发现,船的螺旋桨被废弃塑料袋紧紧缠绕。所幸的是,那次救援任务最终成功完成。

  “当时我才意识到,不能对海洋垃圾熟视无睹了。”郭文标一家世代以捕鱼为生,这些年来,他见证了这一群体的不易:有时一网下去,里面掺杂了不少塑料垃圾,一天的生计就这样被耽误。

  渔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还没有标准答案的世界性难题。一方面,目前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估计有7500万吨至1.99亿吨,污染态势严峻;另一方面,由于收集难度大、处置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全世界还没有找到一种效果显著且值得推广的治理举措。

  对浙江而言,这样的挑战尤为明显。“浙江海岛数量和海岸线长度均居全国第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海洋战略优势,显得尤为重要。”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郎文荣介绍,近年来,浙江一直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也一直探索各类处理海洋塑料垃圾的办法。

  去年3月,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通过决议,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这让浙江更加坚定了加快推进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希望以此为创新突破口和改革切入点,探索建立一种可持续、可复制,具有强大生态治理效能和显著社会民生效应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郎文荣说。

  从无到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获得认可,“蓝色循环”在发展过程中打通了一批难点、堵点、痛点。人们好奇,长久以来困扰世界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难题,为何在浙江找到了答案。

  “我们有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优势。”郎文荣说,浙江是习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绿色发展理念已贯穿社会经济和政府决策各个方面。

  在此背景下,身为海洋大省的浙江,大力推进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自然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郎文荣表示,开展海洋环境治理工作,浙基础坚实、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条件优渥,这也为“蓝色循环”孕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市场化收集,是“蓝色循环”项目的起点。在台州、宁波、舟山等地的一些沿海小村里,就能看到“小蓝之家”海洋废弃物收集点。渔民和沿海低收入居民组成收集队,通过河口拦截、岸滩捡拾等方式回收废弃物,卖给资源再生企业。

  “蓝色循环”项目运营主体——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丽自豪地告诉记者,该项目吸引力在于:回收人员手中的一个矿泉水瓶从原来卖3分钱增加到2角钱,渔民乐意加入。截至目前,浙江有6.18万人次、1.02万艘船舶加入“蓝色循环”项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蓝色循环”项目已经回收海洋废弃物1.07万多吨,是中国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量最大的项目。

  “在不少地区,生态环保模式还以政府担当治理主体、财政提供资金的治理为主。而在灵活的市场机制下,更多主体有意愿参与,市场链接的产业也会越做越大。”王建丽说,未来,他们希望在全国沿海城市建立一个完善的海洋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循环系统,在保护海洋的同时,为沿海老百姓和渔民创造蓝色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同时,他们也会深化与产业链企业的合作,加快建设完善的收集生产网络。

  从一线收集人员穿戴的智能设备,到用于中转贮存的“海洋云仓”;从后台全流程可视化追溯系统,到生成公众可查询的产品溯源码,在技术加持下,海洋废弃塑料变得“来路清晰”。在此基础上,这些海洋垃圾制成的塑料再生粒子,被一些注重环保减碳的国际大公司以高出传统再生塑料的价格采购,实现了市场化循环利用。

  用技术赋能生态治理,这样的智慧浙江并不陌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蓝色循环”项目中发挥重要回收储运作用的“海洋云仓”,是浙江省首台(套)装备的代表之一。

  “如果说装备制造是制造业的脊梁,那么‘首台(套)’就是工业脊梁上的高端技术代表。”浙江省经信厅高端装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实中,船舶流动性强、海上监管难、污染物岸上接收设施匮乏等,一直是海洋废弃物有效治理的难点。在港口建设污染物处置厂,也存在“选址难、投入大、运维难”等问题明升体育。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洋云仓”是把传统的“工程化”治理模式,转化为“工程设备化”智慧治理新模式。

  位于台州椒江港口的“海洋云仓”,形如一个“大房子”,里面装着从海上收集到的废弃物。值得注意的是,“海洋云仓”并非是简单的存储罐,而是可以对海洋废弃物进行分类贮存、预处理减量、深度净化处理等。其中,“海洋云仓”海洋废弃物预处理体积减量能力达90%,大幅降低了海洋废弃物后续运输处置成本。

  不仅能预处理,还可以自主“作决定”。待回收的船舶污染物、废塑料瓶、渔网渔具等分类存放达到一定储存量后,“海洋云仓”数字化管理系统就会根据转运量智能调度运输车辆,将海洋废弃物运输至处置再生企业,并将海洋废弃物治理全流程数据实时发送给各监管单位,完成海洋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置、监管闭环。

  把复杂的废弃物处理工程浓缩到一个装备上,并非易事。看似简单的“海洋云仓”,集合了多种物联传感技术、高自动化控制技术、数字化监管技术等。2021年,“海洋云仓”被认定为2021年度浙江省首台(套)装备,随后还在浙江沿海二级以上渔港部署使用。目前,“海洋云仓”已在全国铺设了65套,申请专利88件,其中授权发明16件。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场机制的倡导,这些在浙江一直深入推进的事,正是“蓝色循环”项目获得“地球卫士奖”的底气所在。

  10月30日,浙江再获“地球卫士奖”:“蓝色循环”项目喜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地球卫士奖”——商界卓识奖。

  如果说,2018年“千万工程”荣获“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是对美丽乡村、美美与共的褒奖;2019年“支付宝蚂蚁森林”又获“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是对“蚂蚁森林”掀起老老少少“攒能量”种树参与生态建设的点赞;那么此次“蓝色循环”项目荣获“地球卫士奖”——商界卓识奖,是对海洋“减塑”、百姓共富的充分肯定。

  三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意义非同一般。那么,“蓝色循环”项目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是什么使它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冒尖儿”?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当前全球海洋正遭受7500万吨至1.99亿吨塑料垃圾污染,科学家更在人类胎盘、母乳、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混着塑料垃圾的这片蔚蓝,已然是在艰难支撑,“大海捞塑”行动刻不容缓。

  “蓝色循环”项目获得国际认可的奥秘,就在于其致力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紧盯痛点难点问题,击破了“老大难”。笔者发现,其非凡之处在于较好地把握了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关键。

  我们该如何回馈海、照顾海?“蓝色循环”项目,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构建起海洋塑料垃圾“市场化垃圾收集—高值化资源利用—国际化认证增值”的流程体系明升体育,垃圾由“海漂”进入“小蓝之家”海洋垃圾收集点,又被加工成塑料颗粒,最后变成再生产品,形成可循环价值链。

  “蓝色循环”项目实现了治理的全流程。海洋废弃物“收集—运输—储存—处置—再生制造”环环相扣,通过整体施策形成了正向循环,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给了“海塑”精准而持久的治理。

  然而,如果单纯靠政府补贴渔民回收“海塑”,往往动力较弱,清理回收变得“有一搭没一搭”。而“蓝色循环”项目在“海塑”溢价与碳交易红利的基础上,20%的资金作为“蓝色生态共富基金”,开展物资补贴、绿色信贷、缴纳社保等增值服务。

  基于此,低收入渔民有了社保,不断增收,有的还获得了绿色贷款;再生塑料加工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生产企业使用绿色原料,通过碳足迹标定和碳减排指标交易,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和认可度……治理的困境变成了共富的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大海捞塑”的行动中,谁都没有落下。沿海低收入居民、渔民、船舶等组成实体化收集队伍;由运营企业、产业链企业、认证机构等多元主体组建了“蓝色联盟”公益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着力实施“清洁海滩”等公益行动。人人都参与进来,共促“再造的美”。

  有人评价,“蓝色循环”项目让海洋流动出了“循环美学”。自2020年起,该项目至今已累计收集塑料废弃物2254吨,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成为目前全国单体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量最大的项目。

  不禁要问,“蓝色循环”项目缘何在浙江大放光彩?回望来时路,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比如,先行理念的引路护航。习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绝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一定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全面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八八战略”中,“绿色浙江”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关键的理念指引。《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还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标杆”立为目标之一。正是政策的高瞻远瞩和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一以贯之,给了“蓝色循环”项目成长的沃土。

  比如,得天独厚的蔚蓝宝藏。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浙”里的海岸线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五,守护好地球母亲赋予的蔚蓝宝藏,我们责无旁贷。在浙江的这片海上,探索出“海塑”治理的成功路径、展现万里波涛的美丽风采,也是展现“浙江之窗”、向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应有之道。

  再如,数智家底的有力加持。浙江拥有数字技术的深厚家底,这一加持使“蓝色循环”项目得以高效推行:收集网络化,5G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助力打造“海洋云仓”;流程可视化,转运的过程得以在平台系统清晰可见,比如由再生塑料制成的手机壳上贴有追溯码,一扫便知塑料的“前世今生”。

  “蓝色循环”项目,实现了减污降碳与绿色共富的同频共振,获得“地球卫士”奖,既是褒奖也是新的期望。接下来,如何深入推进“蓝色循环”模式、守护蓝色星球?

  世界大洋相通,各国命运相牵。当前,日本核污染水在两轮排海约1.56万吨之后,又将从11月2日起进行第三轮排海,一意孤行充当“海洋污染者”;又有多国捕鲸业为谋求利润,屡禁不止,令人心痛;石油、工业和塑料污染影响着海洋动物生存……如此种种都对海洋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这也呼吁世界各国放眼长远,共同扛起“海洋卫士”的责任和使命。

  实际上,可以更多动员各方探索参与到这场“蓝色循环”当中,提高社会参与度,形成护海之力。当更多国家、更多力量参与进来,当海滨旅客、沿海民众、生产企业融在一起,当再生塑料加工商和消费者更加贴近,这场海洋的“清塑保卫战”才会有更持久的战斗力。

  “循环美学”绽放在一点一滴中。保护环境,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而对治理“海塑”等环境污染问题来说,多捡一个瓶子、多发出一声号召、多买一个再生用品,都是书写好“循环”文章的有力支撑,也是值得再发力的方向。当涓滴之力汇成海,更多资源进入循环,滩净海清将得以实现,海洋垃圾也能变为“海洋宝藏”。

  高分纪录片《蓝色星球》中,海洋浩瀚深邃,神秘莫测又美丽动人。蔚蓝的海水,无尽的宝藏,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推动文明前行的动力,期待更多像“蓝色循环”这样的“地球卫士”,让未来更蔚蓝。

  “流浪”的海洋塑料废弃物踏上“蓝色循环” 这个浙江项目为何能拿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谁曾想,去年登上热搜的那个海洋塑料垃圾制成的手机壳,背后的项目获得了联合国环保奖项。

  10月3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将联合国最高级别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奖项授予中国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以表彰对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作出的杰出贡献。“蓝色循环”是浙江探索实施的一个可持续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模式,破解了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难度大、处置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等难题。“蓝色循环”是如何“启发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和塑料的关系”?为全世界在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方面提供了哪些重要的“浙江经验”?潮新闻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当天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蓝色循环”模式运用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海洋塑料污染收集、再生、再制造、再销售等全环节可视化追溯,迄今已收集超过1万吨海洋废弃物,是中国最大的海洋塑料废弃物回收项目,获颁2023年度“地球卫士奖”。

  潮新闻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蓝色循环” 模式是由沿海民众、渔民、船舶及多家企业共同参与。通过吸纳沿海民众加入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联合塑料产业链企业,并设立“蓝色循环共富基金”进行价值二次分配,惠及一线收集群体,达到生态与富民的“双赢”。

  “可以理解为这几个步骤:鼓励老百姓收集海洋塑料废弃物来为自己增加收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将整个收集、运输、再生的过程进行可追溯的记录;再通过对接国际上的头部企业,对海洋塑料实现高值利用,用这些收益,再去反哺前端一线收集人员。”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陈渊向潮新闻记者介绍,“蓝色循环”最大的优势在于创建了一种可持续的、具有内生动力的海洋塑料废弃物的治理模式。

  陈渊告诉记者,回收的海洋塑料废弃物可以制作成塑料粒子,成为衣服、背包、汽车饰品的原料,目前已经有几十种产品。其中,2022年曾“登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的台州制造手机壳就是“海洋塑料”加工后形成的。通过扫描手机壳上的二维码可以实现溯源以下信息:谁捡的、谁储存、谁转运、谁再生、谁制造等。

  “通俗来说,‘蓝色循环’用‘高收益’解决了‘无人收’的问题,用‘高信用’解决了‘价值低’的问题,用‘高回馈’解决了‘可持续’的问题。”据浙江省生态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蓝色循环”模式一举改变了以往政府担当治理主体、财政提供资金的治理模式,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市场链接产业的治理格局。

  记者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在台州市试点基础上,已逐步扩展至舟山、宁波等地的9个县(市、区)。截至目前,已有237家产业企业、1.02万艘船舶加入“蓝色循环”,沿海妇女、老人和渔民积极参与,参与人数达到6.18万人次。“蓝色循环”项目累计收集处理海洋废弃物1.09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2254吨,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一线万元,渔民获得超亿元绿色低息金融贷款。

  “‘小蓝之家’的收集人员一般吸引沿海的低收入群体参加,经过测算,一年可以增收约1.3万元。”陈渊说。

  陈渊提到的“小蓝之家”,是“蓝色循环”模式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储存站点,负责海洋塑料废弃物的统一回收和整理。登记在册的“海洋清洁工”们,成为搜集海洋塑料废弃物的一线人员,开启“蓝色循环”。

  据台州渔民郭文标介绍,“小蓝之家”的“海洋清洁工”们工作之时佩戴GPS摄像头,记录捡拾信息。而之后“循环”的每一步,也会被基于区块链的可追溯系统记录。

  “渔民们捕鱼不容易,有时候一网下去,里面掺杂了不少垃圾。海洋塑料垃圾,有时候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郭文标潮新闻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台风天气进行海上救助时,行驶过程中船突然就走不动了,检查了半天才发现是船的螺旋桨被废弃的塑料袋紧紧缠绕,“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解开,万幸营救还是成功了。”

  在郭文标眼中,参与“小蓝之家”收益是多方面的:首先,能改善海洋渔业环境,让渔民能捕到更多、更好的鱼;其次,海洋塑料废弃物收购价远高于市场价,确实增加了不少收入;最重要的是,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如果没有好的环境,再有钱也没有用。”

  “地球卫士奖” 是联合国最高级别的环保荣誉,每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对环保产生变革性影响的个人、团体和组织。202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收到2500个“地球卫士奖”提名,5个提名凭借应对塑料污染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变革行动获奖。

  “蓝色循环”为什么能够获奖?除了得益于浙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先进数字技术的创新赋能和以信用为核心的运营模式。

  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指出的,“蓝色循环”项目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创新性非常显著,也是荣获“地球卫士奖”的关键因素。一线收集人员穿戴的智能设备、用于中转贮存的“海洋云仓”、产品溯源码、依据区块链合约对高值利用收益进行二次分配等,都体现了数字技术的赋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蓝色循环”项目借助区块链技术透明开放、不可篡改、可自我验证的特性,创新建立起海洋塑料信用;通过物联网记录了产品从海洋到货架的全流程信息,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填补了我国可信海洋塑料供应的空白。可以说信用是“蓝色循环”项目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机制。

  浙江省生态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相信,随着‘蓝色循环’更广泛参与国际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创新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蓝色循环’将为世界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让环境保护、海洋保护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和实际行动。”

  “希望通过这个奖项,让国内外更多服装纺丝、电子电器、日化家居、汽摩饰配等品牌企业使用海洋塑料,共同保护海洋生态。”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丽告诉记者。

  王建丽补充,目标是在全国沿海城市建立一个完善的海洋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循环系统,保护海洋的同时,为沿海老百姓和渔民创造蓝色就业岗位,增加收入,为此我们会深化与产业链企业的合作,加快建设完善的收集生产网络,为国内外品牌商提供碳减排原料,共同实现“让海洋恢复到她原来样子”的目标和愿景。